荷蘭足球甲級聯賽 Eredivisie 介紹

最後更新日期: 2025 年 3 月 10 日

聯賽概述

荷蘭足球甲級聯賽(Eredivisie),簡稱荷甲,是荷蘭最高級別的職業足球聯賽,成立於1956年。荷甲雖然在財政規模與全球影響力上無法與五大聯賽相比,但卻是世界頂級球星的搖籃,培養了無數傳奇球員,如**約翰·克魯伊夫(Johan Cruyff)、范巴斯滕(Marco van Basten)、羅本(Arjen Robben)**等。
目前荷甲有18支球隊參賽,採用雙循環積分制,每隊在賽季內進行34場比賽(主客場各17場)。聯賽冠軍可直接獲得歐洲冠軍聯賽(UEFA Champions League)小組賽資格,第二名則需參加歐冠資格賽。最後兩名球隊直接降級至荷乙(Eerste Divisie),而第16名則需參加升降級附加賽。
荷甲以其技術流、進攻風格與年輕球員發展著稱,特別是在戰術創新與青訓體系方面對世界足球有著深遠影響。

歷史與發展

荷甲成立於1956年,是在荷蘭足球轉為職業聯賽後建立的頂級聯賽。雖然荷甲不像五大聯賽那樣具備強大的財政實力,但卻在戰術發展與球員培養方面貢獻卓著。
20世紀70年代,**阿賈克斯(Ajax)**在克魯伊夫與米歇爾斯(Rinus Michels)主導的「全能足球(Total Football)」戰術下三連霸歐冠(1971-73),對全球足球戰術產生深遠影響。
80年代至90年代,荷甲繼續培養出范巴斯滕、古力特、里傑卡爾德等超級球星,並且在1994-95賽季,阿賈克斯再次奪得歐冠冠軍。近年來,荷甲球隊仍能在歐洲賽場上展現競爭力,例如阿賈克斯在2018-19賽季闖入歐冠四強,震撼足壇。
雖然荷甲球隊經常因財政限制無法留住頂級球星,但它仍然是歐洲足壇最重要的球員培養基地之一。

知名球隊與球星

知名球隊
阿賈克斯(AFC Ajax) – 荷甲最成功的球隊,曾36次奪得聯賽冠軍,並擁有4座歐冠獎盃,以青訓與進攻足球著稱。
PSV埃因霍溫(PSV Eindhoven) – 曾24次奪冠,培養過許多世界級球星,如羅馬里奧、羅納度、范尼等。
飛燕諾(Feyenoord) – 荷甲第三大豪門,曾16次奪冠,並在1970年成為第一支奪得歐冠的荷蘭球隊。
阿爾克馬爾(AZ Alkmaar) – 近年來表現穩定,曾在2008-09賽季打破傳統三強壟斷奪冠。
歷史與現役球星
歷史傳奇球星:
約翰·克魯伊夫(Johan Cruyff) – 荷蘭足球象徵,「全能足球」的代表人物,影響了現代足球戰術發展。
范巴斯滕(Marco van Basten) – 荷蘭傳奇射手,三屆金球獎得主。
魯德·古力特(Ruud Gullit) & 里傑卡爾德(Frank Rijkaard) – 80年代荷蘭「三劍客」,帶領荷蘭贏得1988年歐洲盃。
阿爾揚·羅本(Arjen Robben) – 曾效力於PSV,後來成為世界級邊鋒。
現役球星(截至最新賽季):
庫杜斯(Mohammed Kudus) – 前阿賈克斯中場,技術細膩且進攻強大。
哈維·西蒙斯(Xavi Simons) – PSV的超級新星,被譽為荷蘭未來之星。
布羅比(Brian Brobbey) – 阿賈克斯的年輕前鋒,爆發力驚人。

比賽規則與賽制

積分制度:勝3分,平局1分,敗仗0分,最終積分最高者奪冠。
歐戰資格:
聯賽冠軍可直接晉級歐冠小組賽。
亞軍需參加歐冠資格賽。
第三名獲得歐洲聯賽(Europa League)資格。
第四、五名則可參加歐洲協會聯賽(UECL)。
升降級制度:
最後兩名(第17、18名)直接降級至荷乙。
第16名與荷乙球隊進行升降級附加賽。

賽事特色與影響力

球星搖籃:荷甲是世界上最好的青訓聯賽之一,許多球星都從荷甲走向世界,如克魯伊夫、羅本、范戴克等。
攻勢足球:荷甲球隊普遍強調進攻,得分能力強,場均進球數較高。
戰術創新:荷甲曾是「全能足球」的發源地,至今仍是歐洲戰術革新的重要聯賽之一。
財政影響力較弱:荷甲球隊因財力有限,通常無法留住球星,年輕球員經常轉會至五大聯賽。

總結與未來發展

荷甲雖然無法與五大聯賽在財政和市場價值上競爭,但它仍然是歐洲足壇最具影響力的聯賽之一,特別是在球員培養與戰術創新方面。
未來,荷甲需要提升聯賽的商業價值,並嘗試留住更多本土球星,以提高競爭力。雖然荷甲球隊可能無法在歐冠挑戰頂級豪門,但他們仍然會是歐洲足壇的重要力量,繼續培養新一代的世界級球員。